中文版  |  English
回顾|来自“歌之岛”的风 @冲绳音乐
此次世界音乐季系列活动中,上海音乐学院黄婉教授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冲绳音乐及其历史文化,并在最后与几位嘉宾一起现场表演了原汁原味的冲绳歌舞!

以下文字由黄婉老师提供,感谢!

 

来自“歌之岛”的风

——冲绳音乐及其历史文化叙事

 

演讲人:黄婉(上海音乐学院)

 

冲绳,史为“琉球王国”,位于日本最南端并紧邻福建省,是一个由冲绳本岛和八重山群岛构成的岛屿。其悠久的自身历史文化、其为古代中国和日本音乐交流桥梁的地理位置、其战后所接受的美国文化的影响、以及其独特的亚热带气候等因素,共同孕育了今日冲绳丰富多彩并独具魅力的音乐表演艺术,被音乐历史学家誉为“歌之岛、诗之国”。

 

 

冲绳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,早在陈仁锡的《皇明世法录》(卷80)就有相关记载。此外,隋、唐、宋和元正史中也均有有关它的记载。自1372年,即明洪武五年,琉球开始向中国定期派使臣入贡,受明皇帝册封,并赐姓尚。1429年,成为独立的琉球王国。1609年,三千萨摩军人侵略富庶的琉球王国,开始了其“日本化”的过程。1879覆灭,并入日本领土,现设冲绳县。1945年,美军占领,设军事基地。1972美国将冲绳归还日本,保留大量美军驻军至今。

 

有关琉球音乐历史。一方面,自1372年到19世纪中与中国历代朝廷的册封使事件,为琉球带来了宫廷音乐“御座乐”、乐谱、乐器。其中,御座乐意即在国王招待宾客的场合中演奏的音乐。乐谱方面则在继承了工尺谱基础上进行了部分的改良,形成了今日琉球三线所使用的工工四谱。乐器方面,如琵琶、三弦、月琴、四线等随着御座乐传入。但如今流布最为广泛的是小三弦发展而来的琉球三线,使用在民谣和古典音乐中。另一方面,自17世纪初遭受到萨摩人的侵略以来,每逢琉球王即位时,琉球王派遣“谢恩使”往来江户。在这样的背景中,“御座乐”和日本和歌、茶道等艺术交互出现在这样的历史场合。

 

 

今天的冲绳音乐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沉积而来。主要分为古典音乐、民俗音乐和祭祀音乐。涉及生、死和信仰主题。

 

1)其中神祭仪中的“古谣”部分,主要介绍了冲绳八重山群岛竹富岛的海神祭。即当地人希望每一年海神到访为岛民开来丰收祝福。每一年旧历八月初八,岛民都要在海神系船用的石头边举行祭司仪式迎接海神的到来。另外,每一年的盂兰盆节(中元节,农历七月十五)期间,冲绳本岛居民会举行送别祖灵的仪式,并念佛和跳岛鼓舞。古老的曲目以念佛歌为主,如今曲目新增时下民谣,其宗教色彩日益淡化。20世纪80年代开始更发展出一种备受人喜爱的创作岛鼓舞体裁“琉球国节日太鼓”。

 

 

2)冲绳的古典音乐“歌三线”中使用的乐器主要包括三线、琉球筝、胡弓、琉笛。源自中国的三线随着时代的发展,逐渐本土化,具有了冲绳岛独有的特征。

 

3)叙事民谣则主要使用三线、締太鼓、太鼓、小手鼓、三板等。叙事民谣的题材则涵盖了早年的纳贡制度,地方官派遣制度、早年的移民制度等形成了悲苦的离别故事;教训歌曲、婚恋歌曲,以及在冲绳战役大背景之下产生的大量有关独立运动、反对战争、爱歌颂和平的反思性民谣,以及海外冲绳移民创作的思乡民谣。

 

 

讲座最后,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系列古谣、民谣、岛鼓舞的节目。

 

包括:1)“歌三线”中的祝仪民谣:《祝節》,即“琉歌”型,歌词格律为8886型的叙事格律短诗。为十七世纪二十年代在琉球古老的叙事歌谣基础上,发展出来的一种诗歌体裁。用作宴会祝贺场合,轻快风格的祝仪民谣。

 

2)叙事古典“歌三线”:《上り口説》,即“和歌”型,即歌词格律为7775型的抒情格律短诗。受到日本本土文化影响。描述1634-1850年期间,琉球使节前往萨摩的一路上的仪式、风景和旅程。

 

 

3)新民谣:《ヒヤミカチ節》,歌词表达二战后,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,当巴西冲绳移民回到家乡,看到满目疮痍的故土和生活清贫的家人时,悲愤之下创作此歌,希望冲绳人可以振作起来。

 

4)流行歌曲:《花》,一首由冲绳音乐家喜纳昌吉创作的,用以宣传“用音乐取代武器”的音乐理念的流行歌曲。表达热爱生活与和平的理念。90年代,被台湾音乐人周华健改编为流行歌曲《花心》。祭祖的岛鼓舞方面,则带来了冲绳本岛每年农历七月十三到十五日,即中元节(盂兰盆节)期间的传统祭祖仪式乐舞。曲目包括《南嶽節》、《いちゅび小節》、《固み節》和《唐船ドーイ》。

 

Copyright © 2008 - 2019 上海蕙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沪ICP备1204588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