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版  |  English
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 
中国:石屏花腰彝族龙车村小寨跳乐团
花腰是云南彝族的一支,又称尼苏人,因妇女们的服饰色彩艳丽、精美大方,被人们亲切地称为“花腰彝族”。在云南石屏县北部的三个乡镇,居住者全世界仅有的3万多花腰彝人。彝族的海菜腔是第一批被认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而花腰彝人则至今完整保留着传统的风俗礼仪和民俗文化,而歌舞则是花腰彝人传情达意、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,是各种传统礼仪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

花腰歌舞目前仍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功能,是其文化的集中体现,有古代“踏歌”的遗风,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,其唱腔、舞步丰富多彩、各具特色,有外国专家称其“歌唱三拍子、脚跳两拍子、掌击一拍子”的歌舞为“世上少见”。 比起一些虽具文化价值但视听效果不佳的民间歌舞,花腰歌舞热烈欢快、变化多端、载歌载舞、场面动人,加上其独特的祭祀性歌舞,作为舞台演出,有较高的观赏性和互动效应。而龙车村小寨跳乐团的表演则不仅仅只是表现花腰彝族最著名“海菜腔”,而着重体现音乐舞蹈在民间生存的原生态面貌。 整台节目以“完整再现”为基本,分为两个部分,分别展现花腰“玩场歌舞”和“祭祀歌舞”。玩场,是指花腰青年男女集体约会,彻夜唱歌跳舞,既是娱乐又是谈情说爱的场所。它是花腰歌舞传承的主要形式和最大动力。目前,随着社会发展,其求偶的功能已衰微,场所也发生了改变,很难再见到纯粹的玩场了。而这场演出的所有人员都是当年玩场的亲历者,他们所再现的玩场情景,即真实动人,又弥足珍贵。而祭祀也是花腰人载歌载舞歌舞的重要场合,收割谷子后要“叫谷魂”;葬礼时要“踩荞”;饮酒时要要唱“敬酒歌”,还有各种“猜拳调”;祭龙节则有“大团乐”,不分男女老少,上场围圈而舞,歌声一领众合,十分热烈。
Copyright © 2008 - 2019 上海蕙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沪ICP备12045880号